查看原文
其他

THAD项目推荐 | 辽宁省阜新万人坑遗址保护建筑设计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7-03-31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项目名称:阜新万人坑遗址保护设施建筑设计

起始时间:2014.10-2015.5

项目委托方: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维修保护项目工程指挥部

项目承担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建筑面积:2450+1200㎡

项目负责人:崔光海

项目团队:崔光海、揭小凤、杨帆、李京、姜文博、董立军、马智刚(结构)、郭红艳(电气)、王立驰(电气)、郭汉英(给排水)、李铁利(暖通)、魏云霞(暖通)

摄影:五季


遗址简介

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期间,日本为掠夺辽宁省矿产资源,残酷奴役迫害中国劳工,致大量劳工非正常死亡。因葬劳工,辽宁境内形成大量非正常死亡者丛葬地。经调查考证,阜新市境内4处“万人坑”总占地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埋葬矿工至少7万人。本案的阜新万人坑遗址为其一,始建于1940年8月,位于孙家湾南山顶部,占地20万平方米,为低山丘陵地貌,距市区东南约7.5公里。

文革初期,在孙家湾南山东、西坡发掘出3处较大规模葬坑。据幸存劳工回忆,东坡一葬坑葬有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惨遭日寇屠杀的爱国青年志士137人。后修建 “抗暴青工遗骨馆” 保护该葬坑;西坡两处紧邻葬坑,共葬有300多名死难矿工。后修建“死难矿工遗骨馆”保护这两处葬坑。

阜新万人坑遗址是特殊历史背景下,见证了大量矿工被迫害,也指证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阜新万人坑遗址1988年列为辽宁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8年阜新矿物局修建的纪念馆只对遗骨坑作简单遮护,缺乏遗址保护、陈列展示、凭吊纪念等必要的功能空间。原馆舍空间狭小,遗骸直接暴露陈列,年久失修,房屋门窗损坏,墙壁脱落,屋顶漏雨严重,地面排水不畅。配套设施陈旧,不能满足照明、消防、防盗及报警等基本要求。遗骨受土壤环境、雨蚀、风蚀、空气污染、观众带入的细菌及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影响,糟化、脆化、粉化等状况较为严重。

为保护重要遗存,国家文物局批复2015年重建死难矿工遗骨及抗暴青工遗骨保护大棚。



设计构思

三个遗骨坑,众多遗骸,在昏暗的室内,依旧给观者带来强烈的不适。生命逝去时的悲惨,逝去后亦不能入土为安的惋惜,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矿工生前遭受的种种非人虐待和欺凌的想象,令观者无不动容心有戚戚。

码放整齐的遗骨,无法一一辨认每一个矿工,他们只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死难矿工或抗暴青工。但遗骨姿态间细微的差异,也昭示着每一个体的独特性。逝者已矣,其遗骨在得到保护同时,集体惨案中个体生命的价值与苦难如何经由建筑手段得以体现值得深思。

针对原馆舍状况,本设计在空间营造、功能设置与流线组织上充分考虑保护及展示的各项要求,使二者在空间上有机结合;以简洁有力的形体及深沉冷峻的材料表达遗址庄重肃穆的气氛;从空间到细节上表达纪念主题与生命的尺度。

建筑场地为山地,局部地形落差较大。利用现有场地道路条件,兼顾周边树木植被情况,建筑布局继承原有馆舍布置特点及朝向。

两馆遗骨坑本体稍有不同,但建筑都以中轴对称的方式组织空间。内凹主入口后为纪念空间。通过坡道或甬道来拉长纪念流线,并连接纪念厅及遗骨厅。玻璃幕墙封闭保护遗骨并作展示。适当增加展示空间。设备用房独立成区。



死难矿工遗骨保护大棚



一层平顶建筑,平面围绕南北两个遗骨坑布置,从保留的原有门楼(主入口)进纪念厅,北、南侧展厅对称分布于纪念厅两端,并通过西侧的沉思走廊连接。在两个遗骨厅的东侧分别布置管理服务用房与设备空间。

双坑尺度略有差异,与保留门楼未形成对称布置的关系。新建大棚主立面朝向尊重原门楼与之平行,平面模数以25、24、9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将遗骨坑空间适当放大并调整,从而对称分布于门楼两侧。个体的微差共存于一个整体。调整后的平面左右对称,生成的形体平直简练。纯净的几何形体,在巍巍青山的映衬下对比出简洁的力量感。水平线条的沉静安定,易于营造肃穆内敛的纪念氛围。

68年所建门楼作为特殊时期历史的见证者被保留,半个世纪的岁月融入到新建场馆中,为其增添些许历史的沧桑感。为衬托原有门楼,主入口自然形成八字形内凹入口,两侧山墙为清水混凝土墙面。内凹入口虚空间可作为室外纪念场所。

门楼之后,两坑之间设置纪念厅。锥形空间进深愈显深远,四面封闭的混凝土墙体,冷酷坚硬,护卫着它的神圣性。

透过展廊内的清水混凝土墙面上大小各异的洞口,可以俯瞰遗骨区。矿工们长眠地下,用他们的生命托起今日生活的根基。

缓缓下降的甬道,剧烈波动的墙体,隐喻矿井环境的莫测。光线倾泻下来,铺陈在墙体上,让人生出对光明世界的无限向往。

参观空间满足参观要求围合墓坑,最小化建筑体量。二者以玻璃幕墙进行分隔,形成可单独控制物理环境的遗骨空间。遗骨坑本体进行托体保护工作来隔绝雨水影响。以上均利于遗骨的的保存。绕着遗骨坑顺时针走动,完成敬畏先辈生命的仪式。

狭长的沉思走廊,引导观者走向建筑的另一端。一侧是透过混凝土墙体洞口可以瞥见的遗骨坑,另一侧是闪烁着点点光芒(象征着死者灵魂)的青石墙体,一侧是死亡,另一侧是生命。在走廊中段,西门完全敞开,可眺望不远处青翠的山谷。


 

 

抗暴青工遗骨保护大棚


长方体的建筑体量,端正平直的伏于山脚。继承原保护棚的体型比例,兼顾保护展示要求,适当放大。

一层建筑,平面布置从北到南依次为入口门厅(纪念空间)、沉思甬道、遗骨厅和多媒体厅及设备用房。强化中轴对称的纪念性。入口—甬道—遗骨厅的路线上体现亮--暗--微亮的变化,渲染矿坑及墓室幽暗深远的氛围,塑造简洁平和的纪念空间。

面向北侧入口广场的正立面完全对称,为呼应死难矿工馆的入口语言,也采用八字形清水混凝土山墙形成内凹入口,中间附加镂空青石墙体,分隔入与出的人流。

入口纪念厅之后,可由沉思甬道拉长行进路线,完成看见遗骨坑前的心理准备。屋顶设置天窗,让光线投射到甬道的清水混凝土墙上。

遗骨坑以玻璃幕墙围合,4米宽的参观空间环绕遗骨坑,东立面为青石镂空墙面,透出点点光亮。西侧以内墙与展览厅作分隔。管理用房与设备用房独立为一区,置于建筑西南角。


建筑材料

两馆采用相同的建筑语言--清水混凝土及青石--在色彩和质感上进一步强化肃穆庄重的纪念主题。

青石表面凹凸变化,使建筑在近人尺度有着细腻的表面肌理。主立面上六种尺度的青石上下叠压错动出大小不一的孔洞,孔隙率自上而下逐渐变大,给室内带来迷朦的光影效果,表达对光明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层层青石与累累白骨,摄人心魄的对比,强烈地震荡着每一个参观者的身心。冷峻而富于变化的青石,逐渐融于整齐划一的背景中,象征着不同的个体,用铮铮铁骨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


由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